12月6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官宣降准0.5%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公告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
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中回答了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问: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问此次降准的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问:此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答: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超预期降准是否利好楼市?
据“国民经略”观点认为:虽然降准释放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对冲即将到来的MLF,实际释放的长期资金只有数千亿,但此举在关键时刻释放了一定的宽松信号。
信贷作为楼市七寸,降准相当于名义上释放出更多的钱,但这些钱是否流向楼市、流入多少仍是未知数。降准对楼市的影响,心理利好大于实际利好。
事实上,2021年7月,央行就进行过一轮降准,释放资金1万亿元,但也未能阻挡楼市的横盘调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基本面变了。楼市最难时刻或许即将过去,但房地产的未来也早已注定了。
楼盘点评
写评论